葉門,在千年前《聖經》的記載中,曾是席巴女王統治的國度,更因此流傳著她與以色列所羅門王交往的故事。如今,這個人口2,600萬的國家,卻在阿拉伯之春後陷入千萬人飢荒的慘況,變成各國打成一團的悲歌。這場已跟葉門無關的葉門內戰,為何背後有如此錯綜複雜的教派、權力與國際角力呢?
這股從突尼西亞掀起的民主之風,也吹向阿拉伯半島的葉門。由於當時失業率達 40%、政府貪腐醜聞不斷,葉門抗議行動升級,要求已擔任葉門總統長達 32 年的沙雷下台。沙雷在 11 月 23 日同意下台、隔年 2 月正式移交權力,由副手哈迪上台。
葉門政府因經濟壓力欲取消石油補貼,引發反政府組織「青年運動」(又稱胡塞)的抗議,並藉機在 9 月 19 日攻擊首都沙那,總統哈迪於 10 月 13 日和青年運動達成和戰協議。但青年運動卻又在年底跟已下台的前總統沙雷結盟,反對哈迪政府,哈迪遭到軟禁。
青年運動 2 月 6 日宣布成立「全國過渡委員會」接掌政權,卻不被國際承認。2 月 21 日,被軟禁的哈迪逃出沙那,前往南部大城亞丁設臨時首都,並在亞丁重新復職總統。3 月 19 日,前總統沙雷與哈迪勢力在亞丁國際機場爆發衝突,葉門內戰正式開始。
由於青年運動主要部隊逼近亞丁,總統哈迪便向週邊國家求助,於是 3 月 26 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聯軍,支持同屬遜尼派的哈迪,打擊前總統沙雷和青年運動,發動「果斷風暴行動」。聯軍戰機空襲青年運動掌控的沙那,阿拉伯國家正式介入葉門內戰。
3 月 26 日,就在阿拉伯聯軍介入葉門內戰三週年當天,青年運動朝沙烏地阿拉伯發射七枚飛彈,其中三枚飛向沙國首都利雅德。青年運動表示這是對沙國政府介入內戰的「回禮」,但七枚飛彈都被沙國的愛國者飛彈攔截;而青年運動所使用的火山-2H型飛彈,據傳是由伊朗提供。
4月19日,沙烏地主導的阿拉伯聯軍空襲青年運動根據地沙那,造成政治領袖艾沙馬德喪生。4月27日晚間,在艾沙馬德喪禮前數小時,沙烏地再對沙那的內政部大樓空襲,超過50名青年運動成員死亡,包括兩名指揮官。
4月28日,青年運動以為領袖艾沙馬德報仇為由,回擊阿拉伯聯軍,宣稱對沙國南方的吉贊省發射八枚飛彈。不過根據沙國的公開說明,只有遭到四枚飛彈襲擊,並且都順利攔截。
青年運動在 5 月 21 日、6 月 9 日、6 月 11 日,三度對沙烏地阿拉伯吉贊省發射彈道飛彈,其中 6 月 9 日的飛彈造成沙國三位平民死亡。沙國為首的阿拉伯聯軍表示,將對青年運動給予嚴厲報復。
聯軍聲稱青年運動是透過荷台達港(Hodeida)取得伊朗軍事支援和導彈,故集結兩萬的地面部隊,6 月 13 日向荷台達展開地面攻擊,並對附近郊區發動至少 18 次空襲,是葉門內戰三年多最嚴重的衝突。荷台達港掌握葉門 70% 以上的物資進口,聯合國警告阿拉伯聯軍,軍事行動恐會極度惡化葉門的饑荒和人道危機,聯軍遭到國際眾多人權團體撻伐。
葉門內戰已超過三年,悲慘程度並不下於敘利亞內戰,卻沒有獲得相對的關注眼光。這些飽受飢餓的葉門孩子,是如何填飽肚子的呢?而這場內戰的終結,真的如此遙遙無期嗎?